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9:47    次浏览
三峡晚报讯(记者李仁玺朱延筠)作为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“四大平台”之一,27日,备受关注的三峡旅游新区总体规划在宜昌通过专家评审,规划首次提出创立三峡国家公园,建立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创新试验区。和以往旅游规划不同的是,三峡旅游新区总体规划的特别之处,在于要实现由传统的景区规划向景城一体规划的转变。根据这一规划,三峡旅游新区将以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为目标,由“国家旅游度假区、风景名胜区”向“世界级旅游产业区”转化,塑造功能完善、景观优美、服务一流的城市新区。三峡旅游新区规划分协调区、控制区和发展区三个层次。在协调区加强跨界协作,统筹打造国家区域旅游战略合作的先行区,围绕宜昌市建设大三峡旅游中心;在控制区以三峡风景名胜区为核心,考虑大三峡旅游区的构建,筹建三峡国家公园,实现统一管理;以西陵峡景区为基础,两坝两岛为核心,划定发展区,作为旅游新区的经济活动区,总面积为212.1平方公里。“三峡国家公园”的概念在此次规划中被首次提出,规划认为宜昌三峡拥有良好的国家公园创建条件,建议整合风景名胜区、旅游景区、森林公园、自然保护区等各类功能区域,建立“三峡国家公园”,树立大三峡品牌,为宜昌西部山区的发展争取国家、省相关政策支持。国家公园体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,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,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,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、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,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。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—黄石国家公园于1872年在美国建立。